极简小说区>奇幻>大唐新秩序 >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至于刘知温,刘仁恭却很是惜才。一来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这次事件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所谓的“谋反”,二来刘知温属于文官身份,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所以不怕他将来会闹出什么乱子。刘知温的才华还是很为刘仁恭激赏的,刘仁恭舍不得杀刘知温。

    于是刘仁恭点了一伙亲卫,将刘知温的营帐控制起来,既不杀他,也不让他离帐。

    九月三十日这天下午,整个衙内军都动了起来,外松而内紧。中军大营属于刘仁恭亲领的衙内亲军,共有亲卫十都,一千亲卫刀枪不离身、甲胄披于身,随时准备抓人。衙内军左厢也早早预备,严密监视义儿军大营动向。衙内军右厢则开出右厢营寨,为避人耳目,绕了一个大圈,于黄昏之际悄悄潜伏到距霸都骑军和蓟州军两处大营各自约五里之外的密林中待命。

    ……

    衙内军开始准备动手之际,霸都骑军中军大帐内数十名军将正在密议。密议直至天黑才散去,蓟州兵马使兼刺史赵敬首先带领麾下将领离开了霸都骑军大营,急匆匆赶回蓟州军营,目送赵敬离去后,霸都骑军镇遏使赵霸立于营门,向义儿军都指挥使刘守光拱手道别:“二郎,明日大伙儿都听你的了,到时干脆利落一些,切莫犹豫!”

    刘守光心事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飞身上马,率领都虞侯、牙门将毕元福以下十余名心腹将领向自家大营而去。他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既激动又恐惧。在前方举火先导的横班护卫引领下,刘守光一边骑在马上,一边细细思量。

    从今日的三方密议中可以看出来,众将都不想再打下去了,面对宣武军这头庞然巨兽,绝大部分义儿军、霸都骑的军将们都谈之色变,心中充满了畏惧。新调来的蓟州系军将们在听过老鸦堤大败的惨烈状况后也失去了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一味心思讨论如何避战。

    真正想要打下去的是自己的父王、大兄,还有那些自负武勇的高氏兄弟、王思同和李承约等边关诸将。父王仍旧想打,是因为他不甘心屈居人下,还想作困兽之斗;大兄想打,是因为他把义昌军三州丢了个干净,急于恢复地盘和实力;那些边关诸将想打,是因为他们不知好歹,搞不清楚如今的宣武军究竟有多么强大!

    而在刘守光看来,自前年南征魏博惨败之后,卢龙军便失去了争雄天下的实力,能够偏安一隅便算不错了,拿什么去和宣武争锋?臣服谁不是臣服?向长安天子臣服和向宣武臣服又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挑出不同的话,其区别只在于向天子臣服没什么好处,也没什么坏处,而向宣武臣服的话,至少不会继续挨打。

    至少三五年内卢龙经不得大战了,必须争取时间修生养息,内整军制、外联朱藩,待实力恢复之后才可谈及其余。就这一点来说,自己和刘判官是一致的,可惜说服不了父王。

    明日就是正式出兵西征义武、成德、魏博三镇的时刻,在这个关键的前夜,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准备于明日动手,向父王“兵谏”!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权势和新位,刘守光就忍不住一阵心潮澎湃。除了新的权势之外,他更想起了幽州城内节度府后宅的罗氏,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提心吊胆了,他不由小腹上升起一阵燥热。

    来到挑着灯火的自家大营门前,却见门口恭恭敬敬的立着三名军士,当先的军官躬身施礼,随即高举一面令牌,向刘守光大声道:“禀衙内,明日大军即将出征,王爷召衙内前往中军议事,卑职已在此苦等多时,衙内即刻便随卑职前往吧。”

    刘守光一愣,不由有些心虚,没敢下马,就在马上问道:“某刚刚回来,待某回帐梳洗片刻,可好?”他紧张的盯着这名衙内军传令军官,右手握向了腰间的刀鞘。若是对方不同意……其实如果对方真的不同意,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这么暴起发难么?这可与密议时所约定的不同,恐怕会打乱三方作出的共同部署。

    却见那传令军官虽显焦急,却仍旧没有反对:“如此……还请衙内快一些罢,王爷已经等了许久了……卑职便在此恭候衙内。”

    刘守光松了一口气,也不看那军官,打马入营。

    毕元福在刘守光身后小声道:“衙内,是否……”手上做了个举掌成刀之势,掌刀向下一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