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小说区>灵异>我的帝国无双 > 第八十章 财富再分配
    西湖畔数座精美画舫,虽日头还未落山,但都可以想见夜幕下画舫之灯红酒绿是如何奢靡。

    焦晃等十余名官绅,在其中最为宏大气派的画舫前相迎,此时纷纷通报名姓,有两名正经州署大佬,一个是司功参军,一个是司法参军,按照齐律官制,都是正六品的官员,又有巡检司的巡检使,虽是八品官员,但管理州城内所有执刀捕快,却是和后世公安局长一般无异了。

    除了这三位正经可说是颖州城官场大佬外,其余人,便都是本地有名士绅,其中有三个,捐了员外郎。

    齐国官制,员外郎是很特殊的一种身份,定为“视同九品”,但又不是真正的官员,不但没有俸禄之类,豪绅们还要用真金白银来捐,定额为五百贯,但以后每年都要续捐,年捐为百贯,若不续捐,员外郎的身份就会被剥夺,当然,续到六十岁后,便终身可以得到员外郎的身份了。

    而且,捐员外郎,还有个苛刻的条件,就是需要百户为保,也就是,左邻右舍数过去,街坊们得有一百户按手印同意,才能捐成,不然就没资格,包括每年续捐,也要如此。

    捐员外郎的好处,就是一旦员外郎触犯律法,案宗需送到大理寺,呈报圣天子,核实后便会剥夺其员外郎的身份,以后才可以定罪。

    而且,员外郎触犯律法,还罪加一等。

    虽说实际上大理寺根本不会为了员外郎不员外郎的而讲什么情面,甚至到底真的核实不核实都难说。

    但偏偏,“员外郎”这个身份立时被豪绅们趋之若鹜,甚至不乏年入堪堪百几十贯,却也要捐个员外郎的商贾。

    陆宁都觉得效果有些过了,这个年代,商人们对身份认同感太渴望了,面子也太重要了,只要给层皮,觉得自己的身份从此不同,甚至犯案可以上动天听,那就比什么都重要。

    对陆宁来说,和赋税一样,这也算民间财富的二次再分配,就说短短时间,到他来颖州前,国库仅“绅捐”一项收入,就超过了十万贯,“绅捐”则专款专用,必须用在民生工程上,主要以治河为主。

    当然,陆宁还有更深层的考虑,那百户为保的条件,又何尝不能提高黎庶之民的国民意识?令他们知道,这个国家的大事,他们实际上也有参与的权力,甚至平日他们敬畏无比的豪绅,在本朝礼制中,也有被他们监督钳制的时候。

    如此本朝对底层民众的凝聚力,底层民众对本朝的认同感,都会越来越高。

    还有一点额外的好处,豪绅们以后在乡间行事,也会有所顾忌。

    当然,哪怕这百户为保只是变为某种形式,甚或变成豪绅买票,百户邻居的福利,那都没什么,意识灌输下去就行了。

    就算最后只是给平民们制造个每年一个大红包福利的机会,也不错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