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小说区>奇幻>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房玄龄 > 第一千七百三一章 迂回偷袭
    大国之间很难有长时间的和平,双方的利益总是会产生冲突,或是因为领土,或是因为经济,或是因为文化……纵然双方再是克制忍让,最基本的利益也一定会

    受到冲击,别的都能忍,唯独利益受损不能忍。

    忍无可忍之时,那就只能开战。当然开战并不意味着就是两国倾尽国力殊死一战,因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无疑又损害了彼此的利益,所以还是会克制再克制,一般都是通过局部的军事冲突

    彼此称量一下,为谈判桌准备好各自的素材。

    大唐与吐蕃就是如此。隋唐两代可以倾尽国力举国东征高句丽,这是因为几代帝王都认为高句丽的军事实力不能对帝国构成威胁,胜利乃囊中之物……当然应该胜利却没胜利则是

    另外一回事,任何评估都难免失误。

    但是对于吐蕃这个帝国西南边陲的心腹大患,两朝却都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因为吐蕃独特的地理位置构筑成了一道天堑,难以逾越。直至吐蕃通过和亲得到大唐的各种资助,从农奴社会顺利向封建社会转变,而后休养生息使得自身实力得到长足发展,进而不甘于受到高原之局限还是兵锋

    直至河西走廊,高宗皇帝才不得不违背“大国不宜开战”的原则派遣大军试图将吐蕃赶回高原。

    于是爆发了“大非川之战”。在高句丽覆灭其国的“白袍将军”成为“军神”不过区区两年,便在大非川损兵折将大败亏输,固然此战之败有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但败就是败,自此大唐再也

    不能阻挡吐蕃自高原俯冲而下,祁连山一线直面吐蕃兵锋,河西、西域、北庭皆岌岌可危……

    ……论钦陵率军自伏俟城出发,一路马不停蹄直奔青海湖南侧的大非岭,与山岭之下与其弟勃论赞刃汇合,后者早在唐军运输粮秣辎重抵达之前便离开伏俟城,

    率领一队斥候沿着唐蕃古道一路侦查,摸清吐蕃在各地驻军之情况。

    “赞普在大非川驻军七千人,有五千人屯驻于那录驿,统军将领刚刚换成勒布杰。”

    听到勃论赞刃的汇报,论钦陵眉毛一挑:“看来赞普对咱们噶尔家族很是重视啊!”

    勃论赞刃口中的勒布杰出身显赫,其兄是松赞干布帐下四贤臣

    之一的赤桑杨顿,总管吐蕃财政、权柄赫赫能将其临时安排至那录驿镇守大非川足见赞普对噶尔家族与大唐之重视,且早已预料这一地区必生波折。

    勃论赞刃有些焦急:“随同勒布杰一同前来大非川换防的都是他们部族之中的精锐,不可力敌啊!”论钦陵摇摇头:“大非川是伏俟城的后方,可以时刻威胁整个青海湖周边,那录驿更紧扼大非川之咽喉,就算咱们爬过雪山绕过去也会成为咱们身后的一颗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