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小说区>历史>引春雷 > 10.一起泡澡吗
    1998年7月18日,高水位浸泡近一个月的h安县长江g堤于夜晚十点突然塌陷溃口,民房、工厂、医院、学校被淹,农田被毁,四万多人流离失所。凌晨三点,数以万计的解放军开着直升机,军用卡车,冲锋艇赶来救援,同时邻近市县陆续驶来大量民船投入营救。历经两天两夜的奋战,全部被困受灾群众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溃陷的大堤决口在军民的奋力抢修下,顺利完成封堵工程。

    7月21日,h安县直机关突击队为了保卫大堤,防止再次溃陷,开始修筑一条长约6公里的子堤。受灾村里的男人们扛起铁锹、锄头,自愿加入机关突击队,李春雷、张小胖、桃娃子等半大小伙伴们也纷纷报名参加了。nV人们也不甘示弱,在妇联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了生活后勤部,主动承担起为前线抢修的突击队员们做饭洗衣等生活琐碎事宜。

    洪水尚未褪去,军民万众一心为重建家园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抢修救灾应急道路,设置救灾棚、搭建帐篷房,修复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县卫生院还在堤岸上办起帐篷医院,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

    萧缓也想为重建家园贡献一份力量,于是在外公的指引下,报名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抗洪自卫队,主要任务就是给奋战一线的抗洪人员送水送饭。

    经历了一场人生浩劫,人们开始携手共进,凝聚微力化作炽yAn,排除万难共建家园。

    话说撤离到高鲁山上的灾民,在山里小住了将近一个星期,各个蓬头垢面,宛如荒山野人,眼看着当初咆哮而来的洪流趋于平缓,再则山下堤岸上的救灾帐篷房也基本搭建完成,不少村民便开始陆陆续续从山上转移到山下帐篷房。

    这一天,萧缓随同家人和几位乡邻搭乘着木船行往堤岸。眼下木船是此地唯一交通工具,当然也有心大的父母将两三岁的小娃娃放在大澡盆里,无知稚儿倒挺开心,偶尔伸出r0U乎乎的小手拨弄一下水面。

    船头堆放着几样简陋的行李袋,船尾摆放着政府发放的米、油、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经历了这么些天的离奇遭遇与磋磨,大家的神sE不再惊慌失措惶恐不安,他们面上如同此刻的洪水,显现出一派平静与祥和。

    太yAn像个大火球一样悬在小县城的上空,火辣辣的炙烤着这片残败的泽国。一位头戴草帽的大婶扯过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兴致B0B0的说道,“诶,听说省里的大领导要到咱们这里视察呢!”

    “现如今到处都是水,公路也被淹咯,领导咋个过来?”坐在船头位置的大爷cH0U着旱烟接过话头。

    “汽车开不进来,那不是还有直升机么。”萧缓的母亲李珍梅随口答道。

    “谁说汽车开不进来?我可听村长说了,从J市开来了十几辆大卡车,这次运送的不光有矿泉水和泡面,还有土豆和大白菜呢!”开启话头的那位大婶一脸兴奋的说道,好似眼前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真的?那可太好了,连续吃了好多天的泡面,我都吃腻了!”萧石开心的抓住姐姐的胳膊,暗自欢呼雀跃。

    老大爷在船舷上磕了磕手里的烟斗,感叹道,“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啊,要不咱早就去见阎王爷咯!”

    众人不约而同的连连点头,老大爷话虽简短却实实在在,流露出一种朴实浓厚的情感,不由回想起这短短一周发生的点点滴滴,恍如隔世。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一批又一批的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挺进重灾区实施抢险救援。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累计派出24个工作组,深入灾区现场核灾查灾,协助解放军转移安置受灾民众,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同时,全国人民自发组织了志愿者和Ai心机构,积极捐助金钱与物资,帮助安置受灾的人民群众。正是在各方各界的支援和帮助下,h安县才能抵抗住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灾,受灾民众才能重拾希望积极投入灾后重建。

    傍晚,李春雷结束完一天的修堤工作,正步行返回帐篷房。顶着烈日高温,他卖力挖土挑担忙活了一整天,此时单薄的衣服汗渣渣的黏在身上,很是不爽利。